隆乳後變「石頭奶」?小心莢膜攣縮找上門:成因、分級與預防一次搞懂
其中,「莢膜攣縮」這個名詞雖然常被提到,初聽時可能會讓人有些疑慮,但其實它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可怕,也不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發生機率相對較低。
與其過度擔心,不如好好了解。這篇文章會用清楚、簡單的方式帶您認識什麼是莢膜攣縮、為什麼會產生、有哪些分級與處理方式,以及日常能做的預防措施,幫助您在做決定前,更有信心、更安心。

▊ 莢膜攣縮是什麼?
當您做了隆乳手術,不管是放入果凍矽膠或鹽水袋,身體都會自動在義乳周圍形成一層薄薄的纖維膜,這是自然的免疫反應,這層膜就叫「莢膜」。
簡單來說,它是身體用來「包覆」外來物的天然保護層。
什麼是「莢膜攣縮」呢?
問題在於,當這層保護膜如果變得過厚、過硬,甚至過度收縮時,便可能開始壓迫義乳,進而導致乳房變形、緊繃,嚴重時還會伴隨疼痛,這就是所謂的「莢膜攣縮(Capsular Contracture)」。
常見的成因包含:
- 個人體質或免疫反應特別敏感。
- 術後發生血腫。
- 術後發生感染。
- 義乳材質或放置層次不當。
- 胸部受到外力撞擊或反覆擠壓。
莢膜攣縮1張圖看懂

▊ 隆乳莢膜攣縮4等級與嚴重性
分級 | 狀況說明 | 建議處理方式 | |
---|---|---|---|
第1級 | 外觀自然、觸感柔軟,完全正常。 | 無需特別處理。 | |
第2級 | 摸起來有點硬,但外觀正常、無明顯不適。 | 定期按摩、持續觀察。 | |
第3級 | 外觀有點不自然,觸感明顯變硬,可能伴隨緊繃感。 | 考慮非手術治療或手術鬆解莢膜。 | |
第4級 | 明顯變形且疼痛明顯,可觸摸到明顯硬塊。 | 建議手術切除莢膜並視情況更換義乳。 |
莢膜攣縮4等級圖解

▊ 隆乳莢膜攣縮的處理方式
- 輕微攣縮(第2級左右)
-
- 按摩
透過溫和的按摩,有助於增加義乳在乳房內的活動空間,使其觸感更自然。
-
- 藥物
部分醫師可能會開立口服藥物,以輔助控制莢膜的發展。
-
- 觀察追蹤
許多輕微的莢膜攣縮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有所改善,因此定期追蹤觀察是重要的。
- 中~重度攣縮(第3~4級)
-
- 莢膜切開術(Capsulotomy)或切除術(Capsulectomy)
手術移除或鬆解已硬化的莢膜組織,以減輕對義乳的壓迫。
-
- 更換義乳
在必要情況下,可能會同時更換原本的義乳。
-
- 搭配脂肪移植
有時會結合自體脂肪移植技術,以修飾乳房外形,讓胸型看起來更自然。
▊ 如何預防隆乳莢膜攣縮?
- 盡可能避免術中、術後發生感染及出血
這需要熟練的整外醫師精準得執行手術,以及在合規的診所嚴格執行無菌原則。
- 慎選義乳材質與表面
研究顯示,使用絨毛面(textured)義乳相較於光滑面義乳,能有效降低莢膜攣縮的發生率。
- 選擇內視鏡隆乳
內視鏡技術能更精準地進行手術,減少出血和術後組織沾黏的風險。
- 重視術後照護與按摩
確實遵照醫護人員的指示進行術後按摩和定期回診追蹤。
- 避免胸部受到撞擊與劇烈壓迫
尤其在術後恢復期間,應特別保護胸部區域。
隆乳莢膜攣縮並非難以克服的問題隆乳後可能發生莢膜攣縮確實會引起擔憂,但只要在術前進行充分的醫療諮詢,選擇技術純熟的手術醫師及合規的診所,並在術後確實做好照護,絕大多數情況都能避免莢膜攣縮。
與其感到焦慮,不如積極掌握相關資訊,並與專業醫師詳細討論,為自己做出最安心的選擇。
👉 延伸閱讀:
- 內視鏡隆乳懶人包
- 隆乳後可能發生的問題:7大常見後遺症、原因與預防一次看懂
- 魔滴、柔滴、珍珠波、女王波、女神波、盈波 該選誰?隆乳義乳材質與品牌比較、適合對象、價格一次全掌握
▊ 隆乳術前術後比較
▊ 擺脫莢膜攣縮困擾,重塑自信美胸|整形外科 錢逸群院長
▊ 隆乳莢膜攣縮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