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乳後可能發生的問題:7大常見後遺症、原因與預防一次看懂
▊ 隆乳術後有哪些常見後遺症與問題?
什麼是莢膜攣縮?

1. 莢膜攣縮(Capsular Contracture)
- 成因
個體體質差異、術後感染、出血、外力撞擊、義乳材質等因素。
- 處理方式
輕微者可透過按摩並持續觀察;嚴重者通常需要手術切除莢膜或更換義乳。
👉 延伸閱讀:隆乳後變「石頭奶」?小心莢膜攣縮找上門:成因、分級與預防一次搞懂
水波紋是什麼?

2. 水波紋(Rippling)
它的特徵多半出現在以下情況:
- 當身體前傾、平躺或側躺時,胸部表面會出現輕微起伏或皺褶感。
- 光線斜照下,皮膚輪廓看起來不夠平滑。
- 穿著貼身或淺色衣物時,可能隱約看見假體邊緣的形狀。
這些改變可能只發生在特定姿勢或條件下,但仍足以影響對外觀的感受,特別是對胸型要求較高、體型偏瘦或皮膚較薄的族群而言,容易成為關注焦點。
透過了解其水波紋背後的形成因素,就能幫助您在術前做出更合適的選擇,甚至在術後及早發現並進行調整。
👉 延伸閱讀:隆乳後遺症「水波紋」是什麼?原因、改善方法與預防重點一次看懂!
3. 義乳移位或不對稱 (Implant Malposition, Asymmetry)
- 成因
術後照護不足、胸部肌肉過度活動、義乳植入腔室設計不當。
- 處理方式
中度至重度不對稱通常需要二次手術調整義乳位置或重新建構植入空間。
4. 感染或血腫 (Infection, Hematoma)
- 潛在風險
出現紅腫、發熱、疼痛、發燒或傷口持續滲液等情況時,應立即就醫。
- 治療方式
初期可使用抗生素治療,嚴重時可能需要取出義乳並進行清創。
5. 疤痕與色素沉澱 (Scarring, Pigmentation)
- 改善方式
術後可搭配淡疤保養品、注意防曬、定期回診追蹤。
- 預防建議
選擇內視鏡隆乳手術並將切口隱藏在不明顯的位置,可顯著降低疤痕的可見度。
6. 義乳滲漏(Implant Rupture / Leakage)
- 鹽水袋破裂
生理食鹽水會被身體自然吸收,乳房會在幾天內快速「消風」。
- 矽膠義乳破裂
因內部是凝膠狀矽膠,可能沒有明顯變化,稱為「靜默破裂」,多透過MRI或超音波才會發現。
📍 建議每 8~10 年定期檢查義乳狀態,並留意胸型突變、變軟、變小或不對稱等情況。如確認破裂,需由醫師評估是否更換或移除義乳。
7. 神經損傷或感覺異常 (Paresthesia)
📍 內視鏡隆乳手術可有效避開主要神經,並減少感覺異常的機率。
▊ 隆乳後遺症會很常見嗎?發生機率分析
其實,大部分隆乳手術在專業醫師操作與術後照護完善的情況下,嚴重後遺症的發生機率並不高。
根據臨床與實務經驗統計如下:
後遺症類型 |
發生機率(估計值) | |
---|---|---|
莢膜攣縮(3~4級) | 約 5%–10% | |
水波紋 | 約 10%–15%(視體脂與皮膚厚度而異) | |
義乳移位 | 約 2%–5% | |
術後感染 | 低於 2% | |
明顯疤痕或蟹足腫 | 約 5% 以下 | |
義乳滲漏(破裂) | 約 1%–3%(10 年內) | |
神經損傷/感覺異常 | 約 5%–15%(多數為暫時性) |
📌 註:神經異常多為術後幾週內自然恢復,僅少數為長期或永久性改變。
▊ 隆乳術前術後比較
▊ 隆乳後遺症總結:風險並非無法預防,而是需要被充分理解
▊ 專業隆乳專家|錢逸群院長 為您打造理想曲線
▊ 隆乳後遺症常見問題